查看原文
其他

穷男孩标配还是干饭人之魂?当中国「土味名小吃」也开始闯巴黎走世界......

锦葵 法语人 2023-09-25


近日,小编在某音偶然刷到一个街头采访,话题是#什么样的男孩子一眼看上去就很穷


视频源:抖音


是的,你没看错,回答就是这些:


头发两边短中间长

喜欢吃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

衣服上有大logo

穿工装裤和篮球鞋

没有车

喜欢捋头发


看完这回答,是不是忍不住对号入座!WTF?全中!在一片“哈哈哈哈哈哈”的网友中,大伙儿直呼夺笋!确实,这样一看,谁还不是个穷人了?!


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可是咱们中国餐饮界两大巨头对于学生党和打工人来说,谁没被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投喂过?拉面蒸饺麻辣烫,米线扁肉盖浇饭,要啥有啥,简直就是干饭人之魂,怎么会是穷屌丝必备呢!夸张点说,它们两家每年卖出去的份数可不比香飘飘差呢,碗碟也够绕地球几圈了吧,咋成餐饮鄙视链最底端了......不服不服!



随着时代发展,继火遍中国大江南北之后,近几年来这两大国民小吃又把蓝图扩张到了世界各大洋各大洲,力争把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传到世界各地。


几年前,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也早已把店开在了巴黎。无论是法国留学生还是本土食客们,都有机会品尝到地地道道的中华经典小吃。不知道在法小伙伴们有没有去打卡过呢?




食在中国


中国是吃货之国,说起家乡美食,没有一个中国人会保持沉默。每个地方都有着当地引以为豪的饮食特色,并且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同点都是会在小吃前冠上本地名,然而地方特色小吃成千上万,但真正火出圈儿的却并不多。而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却是例外,他们不仅出圈儿了,还火爆全国占据TOP2!提起它们,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毕竟,基本每家兰州拉面50米内都会埋伏着一家沙县小吃,这两家相爱相杀的餐饮连锁品牌甚至被称作是中国版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看看这分布的密度,你就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百度地图截图-兰州拉面


百度地图截图-沙县小吃


兰州牛肉面vs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店究竟是哪个地方的人开的呢?

那还用问,当然是兰州人开的。

NO!你知道吗?市场上的兰州拉面90%都是青海化隆人开的。所以,那些年你吃过的兰州拉面其实是“青海拉面”!



和杭州没有杭州小笼包、扬州没有扬州炒饭、重庆没有重庆鸡公煲一样,兰州本来也没有兰州拉面,因为在兰州,它不叫“兰州拉面”,而是叫做兰州牛肉面



(一)


据史料记载,兰州牛肉面始于清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清化镇(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制作工艺后带入兰州,后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人马保子等人的传承创新,以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的观感和汤清者镜,面细者长,肉烂者香的品质广受欢迎。



可惜当时这人间美味仅在兰州市内来回流传,却从不外传,朴素不争的兰州人无意与外地人分享,于是长期以来,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当地才能享用到。


(二)


而另一边,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正值下海经商大热,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几位农民率先走出大山,在福建厦门开了第一家清真拉面馆。当时南方餐桌上以“米饭”占主,拉面并不被接受,于是他们便在面馆门口展示拉面技艺,以此吸引顾客。没成想这招还挺奏效,生意很快就变得红火起来。


这个好消息逐渐被传回家乡,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化隆人们也开始拖家带口外出做拉面生意了,靠着一台炉、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凭着互助开店的经营策略,大伙儿搭伙开起了一个又一个夫妻店、兄弟铺。



这些拉面馆,原本是叫“青海拉面”,后来也许是因为想借助“兰州牛肉面”的名气开拓市场,也许是想突出“拉”的手艺,化隆人创造性地融合“兰州”和“拉面”两词,改名“兰州拉面”,于是,兰州拉面遍地开花啦。


后加上化隆县政府介入帮扶,拉面经济大潮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在各个城市发展壮大起来,兰州拉面的名气也越发响亮......


在当时,尽管这兰州拉面口味远不及正宗兰州牛肉面,但这已足够征服平民老百姓们的胃。


(三)


兰州拉面通过“面”把贫困县里的人们送了出去,打响了农村扶贫。因此化隆人所开的兰州拉面馆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分工简单:男人拉面、女人炒菜、孩子跑堂。


而兰州牛肉面则向来是以城市品牌存在,把“面”打成了企业名片。2012年以来,兰州牛肉面逐步走出兰州走向全国,他们主要以品牌餐饮连锁为主,较为出名的有金鼎、东方宫、马兰拉面、马子禄、黄师傅、安泊尔等品牌连锁店。


如今,这么多年兜兜回回,无论是“兰州牛肉面”,还是“兰州拉面”,只要那碗面,是游子心中的家乡味道,就很令人满足了。



沙县小吃



兄dei~听说你连续吃了一个月沙县小吃了,“忠实粉丝”没错了!那我来考考你呗~

来吧~

沙县小吃是靠啥走向全国的呀?

平价又好吃呗!一元进店、二元吃饱、五元吃好,谁不知道?

厉害!那...沙县小吃四大天王是?

蒸饺,扁肉,拌面,炖罐。



(一)


福建沙县小吃始于汉晋,已有1600多年历史。当地小吃文化代代相传,家家户户都能做小吃。如今,沙县小吃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有240多个品种



沙县人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竟把一种地方小吃打造成了爆款席卷全中国,还抢占C位的呢?这一切,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场“暴雷”开始。


80年代末,沙县搞“旧城改造”,老居被拆,新居待建,许多家庭缺钱盖新房。这时候,消失多年的标会又开始盛行。等钱用的,可以借;有闲钱的,可收息。冲着标会的高额利息,不少沙县人借钱入标,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赌博。



接下来,当地物价暴涨、消费飙升、赌博风行。1990年,沙县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崩会。会头卷款潜逃,讨债人上门闹事,欠债人无力还债,不跑路就活不下去,不得不远走他乡另谋出路。


沙县传奇人物邓世奇就是外出讨债的“负翁”之一。1992年,邓世奇举家逃往厦门,离开沙县前,邓世奇和妻子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到了厦门后又做回老本行,重新从零开始。他们在路边支个摊,摆块小黑板,“沙县小吃”就开张了。夫妻俩从挑了3样简单的小吃来卖:拌面、扁肉和茶叶蛋。没想到非常受欢迎,每天能卖出四五百碗扁肉,一天赚的钱,比老家农民一个月还多。于是,短短五年,邓世奇就还上了债。



下海潮大热的九十年代,餐饮市场空白,恰是沙县小吃的利好。于是欠款的、催款的沙县人纷纷扛着木槌(做扁肉)、鸳鸯锅(做拌面)跑到各大城市。


沙县小吃的霸业,由此缓缓拉开序幕。


(二)


与兰州拉面相似,沙县小吃能广泛传播,屹立不倒,还得益于当地沙县政府的鼓励扶植。


90年代末,沙县政府看到了致富曙光,下政策鼓励县公务员停薪留职开小吃店奔小康;随后成立沙县小吃行业公会,下设“小吃办”,采用“老带新、一人带全家”等发展模式培训沙县人做小吃;同时还力争注册申请“沙县小吃”商标。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沙县小吃逐步朝着品牌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2015年,经沙县政府多次协商申请,“沙县小吃”四个字和绿色吃豆人的logo特批下来。从此,沙县小吃终于有了官方商标和品牌,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走出国门


近年来,中国美食在海外的发展越来越好。中餐随着华人的迁徙脚步逐步走向世界,对于每一个离开故土的华侨华人来说,它们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而作为已经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中华经典美食,下一个小目标当然是征服全天下!


日本人开的马子禄牛肉面



图源:梨视频截图


马子禄兰州牛肉面是兰州城里最有名的牛肉面老店,是三代传承下来的百年中华老字号,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天天向上,去晚了甚至“一面难求”。


2017年8月,马子禄兰州牛肉面的金招牌挂在了日本东京的街头,880日币一碗,自助点面,食客门前大排长龙。更令人惊讶的是,店里制作的兰州牛肉面均出自日本人之手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7年,日本人进藤留学中国,口味清淡的他不太喜欢油腻的食物,于是他和同班同学清野把兰州拉面当成了主食。


出于对兰州拉面的喜爱,2013年,进藤和清野专程飞到兰州准备拜师学艺。抵达兰州后,他们在当地吃了第一顿牛肉面,第一口时进藤就发现了有点不太对劲了:这味道,好像不太一样?原来,虽然自己一直很喜欢吃兰州拉面,但那些都是“假”的,都不是兰州的!兰州本地的牛肉面竟然是这么好吃?!


于是,每天六七家,三天,二十多碗面......最终把拜师学艺的地点锁定在了马子禄牛肉面:只因那第一口汤太过独特


向世界不断扩张的沙县小吃



图源:海峡网


如今沙县小吃足迹不仅遍布中国,还覆盖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秘鲁等国家......


2018年6月,沙县小吃在日本东京亮相,地处学生街高田马场地区,当时沙县小吃入驻日本的消息甚至上了微博热搜;


同年10月,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第八大道上,首家沙县小吃连锁店开业不到3小时就到被迫关店,原因竟是人太多!街头小店摇身一变成了异国网红餐厅;


11月,法国巴黎的沙县小吃连锁店也开了......


走出去,代表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整个中国餐饮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在国内价廉味美接地气的它们,也开始学会包装自己,走上高大上路线。看看这些海外店的排面,相比国内店,可真是改头换面啦!


入驻法国


活着的面条 Les Pâtes Vivantes



图源:marionadecouvert.com


2008年2月,活着的面条(Les Pâtes Vivantes)在巴黎开业了。这是一家华人开的正宗兰州牛肉面馆,老板娘段小蓉是兰州人,被顾客们称为拉面皇后


在老板娘看来,面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心血,去把面粉揉成面团,赋予它生命,然后它也会跟随我们动起来;我们爱它,它也懂得爱;我们爱它,就可以舞动它,从而拉出有味儿的苗条。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兰州牛肉面叫做“活着的面条”!


图源:lefigaro


店里从食材到师傅,都是从兰州“进口”而来。面汤由牛骨熬制,拉面师傅们会在面馆大厅表演制作拉面,以此吸引顾客。有人还特意计算了下:先揉成团,再搓成条,熟练地对折,拉长,反复6次,就是2的6次方,一碗面有64根,约64米。


而进店的顾客,无论是华人还是当地顾客,都不提供刀叉,必须用筷子,而且吃面喝汤要“出声”,因为这样才能吃出正宗的中国味道。


图源:截图来自店铺官网


如今,“活着的面条”在法国已经有多家分店,也聘请了一些法国本土员工,除了口味正宗外,店内也会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良,比如冬天以汤面为主,夏天推出各种凉面。


爱TA,就带TA去拉面馆吧~



巴黎1区店

Adresse: 3 rue de Turbigo, 75001 Paris 

Tél: +33 1 40 13 08 04

巴黎9区店

Adresse: 46 rue du Faubourg Montmartre, 75009 Paris  

Tél:  +33 1 45 23 10 21

里昂店

Adresse: 9 rue Mercière, 69002 Lyon

Tél: +33 4 72 41 70 00


官网:http://www.lespatesvivantes.fr/  


图源:截图来自google部分点评


沙县小吃 Sha Village 



图源:google map


2018年11月,法国首家获得沙县小吃集团商标许可的沙县小吃(Sha Village)也在巴黎开业了。它长啥样儿呢?看看吧,是不是和我们国内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相比,就和整了个容似的~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走出国门了,该注意注意形象了!挂上了“中餐厅”之名,代表的可是中国呢!


当然,它有了属于自己的法语名,还把菜单名改成了「沙县食鲜」。该巴黎门店不仅可容纳48人堂食,还可接受外卖,所以每天大约能服务200名顾客。


图源:google map


沙县小吃每次进驻海外市场后,都会根据本土口味进行改良:葡萄牙分店推出了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油炸扁肉;法国分店也特意在菜单上增加了法国人爱吃的鸡肉馅扁肉。


图源:截图来自店铺官网


而在该店铺官网菜单上可以看到,除了沙县经典四大天王蒸饺(Raviolis feuilles de saule)、扁肉(Hirondelle en viande)、拌面(Nouilles parfumées)、炖罐(Soupe au pot en porcelaine)以外,菜单里还涵盖各种盖浇饭、热菜、配菜、油炸等美食,甚至还推出了福建茶叶和周边产品,一应俱全。


不过,虽然当年在巴黎刚开张之时,该家沙县小吃就给自己定好了小目标:三年内将开8家。但目前来看,这革命尚未成功,还需继续努力呢!



巴黎001店

Adresse: 38 Rue Eugène Caron 92400 Courbevoie

Tél: +33 1 47 47 77 77


官网:https://www.shavillage.fr/


图源:截图来自google部分点评


走出国门的中华经典味道,再简单也蕴含着中华人民的智慧和骄傲。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美食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华味道千千万,

你最爱的国民小吃是哪种?

与它有过怎样的故事?

欢迎留言分享~


文字:锦葵

审编:沐橙园,JMLLM

参考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99%E5%8E%BF%E5%B0%8F%E5%90%83/3311528?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0%E5%B7%9E%E6%8B%89%E9%9D%A2

http://www.lespatesvivantes.fr/

https://www.shavillage.fr/

https://tv.cctv.com/2016/02/04/VIDEWc4KHpbnv8qcbGDfFTAX160204.shtml

:文章系法语人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查看“法语人”公众号(ID:fayuren123)菜单栏的转载须知。


你可能还想看




你最亲密的法语朋友

微信号 : fayuren123

新浪微博:@Franco法语人

知乎:Francophone




▼▼▼ 点击“阅读原文”,法语名师学习方案免费定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